中国(宁夏)援贝宁医疗队:45年跨越山海书写人间大爱
来源:本站 发布:2023-10-30 点击:344
10月20日,中宣部授予中国援外医疗队群体代表“时代楷模”称号,褒扬他们是“致力于建设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优秀团队”,号召向他们学习。其中,中国(宁夏)援贝宁医疗队坚持45年爱心接力,26批医疗队员救治了数百万非洲人民。
自1978年开始,宁夏先后向贝宁派出26批共计616名医疗队员赴贝宁开展援外医疗工作。每一位中国援贝宁医疗队队员,都用实际行动践行“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援外医疗队精神,尽最大努力保护贝宁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他们在贝宁成功开展手术10余万例,救治数百万名贝宁群众,先后有33人次被贝宁共和国政府授予荣誉勋章,“中国医生”成为贝宁群众最信赖的朋友。
李芙蓉是第三次赴贝宁开展医疗援助工作,2002年、2016年,她分别两次参加援贝宁医疗队工作,在贝宁纳迪丹古医院、洛克萨地区医院工作。每一次接受中国援贝宁医疗队队员的诊疗服务后,贝宁群众都会充满感激地说:“Ami, merci merci !Super, les médecins chinois(谢谢,我的朋友,中国医生了不起)!”“20年里3次参与援贝宁医疗工作,我对这片异国的土地也有了深深的感情,当地不少群众和我成为了朋友。这次来贝宁,希望能用自己的医术帮助更多群众摆脱病痛。”李芙蓉说。
中国(宁夏)第26批援贝宁医疗队队员、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医师马杰是第二次参与援贝宁任务。“上一次来这里是2019年,因为有了之前在贝宁执行医疗援助任务的经验,这次来的时候,我购买了硬膜外麻醉穿刺套件、可视喉镜等这里急需的医疗耗材,方便在援助任务中使用。”马杰告诉记者,贝宁各种医疗设备、药品奇缺,一些中国国内普遍采用的医疗技术,在这里尚属未开发的领域;加之到医疗队就医的急危重症患者众多,每次做手术,遇到的都是休克的病人,必须采取全麻,因此在第二次执行任务时,他做了充分的准备,自己购买了必备的医疗器械,无偿捐献给贝宁医院,并对贝宁医务人员进行了培训。在开展医疗援助任务时,马杰总是尽职尽责守护在ICU里,将药品调配好,指导患者用药。为此,贝宁当地医院还专程给马杰写了一封感谢信。“能够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救死扶伤、抢救患者,我感到非常满足和自豪。”马杰说。
中国(宁夏)第26批援贝宁医疗队队员、肝胆外科医生孙波是第一次参与援贝宁医疗工作,他不断向老队员“取经”,做足了“功课”:“来之前我了解到执行任务期间可能会缺很多东西,在我随身携带的两个行李箱里,其中一个箱子装满了各种医疗器材、耗材,以及各种可能要用到的配件。”在贝宁生活半年,遭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他和队员们想办法解决。
“作为中国援外医疗队的一员,我们既是身怀绝技的中国医生,也是传递情谊的友好使者,我们一定会克服种种困难,自信创新,将先进的医疗技术切切实实的留在当地,为当地培养更多优秀的医疗技术人才,以实际行动讲好中国故事,践行好中国援外医疗队精神,为促进人类健康事业贡献更多中国力量。”马杰、孙波如是说。
“还记得,我们医疗队到达贝宁共和国时,正赶上新冠病毒在全球肆虐,医疗队员不畏艰险,白衣执甲,逆行而上!舍小家为大家,克服当地缺医少药的现状,积极开展工作,出色地完成了医疗援助任务,得到了贝宁政府和当地百姓的认可。”自治区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陈占龙接受记者采访时满怀深情地说。
2020年,陈占龙担任中国(宁夏)第25批援贝宁医疗队队长,赶赴贝宁完成医疗援助任务。两年时间里,他们诊治感染新冠病毒的华侨、中企华人及大使馆工作人员100余人,服务当地百姓13000余人。“两年的援贝医疗工作是一段非常难忘的人生经历。今后我仍将保持医者初心,用心用情为人民做好健康服务。”陈占龙说。
“昨天晚上我又梦回贝宁,投入到那段艰苦又满怀激情的援助任务中。”中国(宁夏)第24批援贝宁医疗队队员、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马晓说。
在贝宁期间,马晓不仅担任内科诊疗工作,还负责疫情期间的培训指导、疫情汇报等工作。“在贝宁期间,我们克服种种压力,完成了很多大型手术,如断指再植手术、颈部巨大肿瘤手术、腹腔巨大肿瘤手术等,打破了贝宁医疗卫生领域的纪录;在缺医少药、疫情肆虐的情况下,我们积极推广中国抗疫经验,与贝宁群众共同抗疫,充分展现了中国医生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使命和担当!”马晓说。
回国后,马晓将医疗队在贝宁工作的点点滴滴写成了一本书《爱在西非》。马晓说:“在贝宁工作的宝贵经历,磨炼了我的意志,也让我对‘救死扶伤’‘大爱无疆’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如今我从事的工作岗位是急诊科,这里每天接触的都是危重症患者,我无时无刻不记得自己身为一名医者的责任和使命,竭尽所能去帮助每一位患者解除病痛。”
来源:《宁夏日报》 类型:转载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