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非洲】荒漠中的女王
来源:本站 发布:2018-07-27 点击:574
廷巴克图(通布图)地理位置
廷巴克图(Timbuktu),现名通布图(Tombouctou),位于北撒哈拉沙漠南部,尼日尔河中游北岸。
尼日尔河流域
廷巴克图在15至16世纪是伊斯兰文化向非洲传播的中心。津加里贝尔、桑科尔和西迪·牙希亚这三座清真寺清晰地反映了她的黄金年代。尽管这些建筑在16世纪已被修复,但现在它们仍会受到风沙侵蚀的威胁。由于风沙的侵蚀,世界遗产委员会在第14届会议上将其列入了《世界濒危遗产名录》。为抵御自然侵蚀,已开始对津加里贝尔清真寺进行修固并对雨水排放系统进行改建。
发展历史
廷巴克图历史上是贸易和文化的中心,是古代西非和北非骆驼商队的必经之地,更是伊斯兰文化向非洲传播的中心。它享有“苏丹的珍珠”、“神秘的通布图”、“荒漠中的女王”之美誉,它还以具有伊斯兰建筑风格的清真寺而闻名于世。
公元13世纪,随着以尼日尔河为经济中心的马里帝国的崛起,廷巴克图显得日渐重要。由于它与杰姆之间的贸易往来,其商业意义远远超过了军事作用。它不仅接纳了大量从撒哈拉沙漠边界城镇逃出来的商人,而且吸引了许多伊斯兰学者。然而,就是这些人们为其发展与贡达姆等邻近地区的确立发挥了重要作用。
历史名城廷巴克图从公元14世纪中叶起,相继成为马里帝国和桑海帝国的重要都市,修建了防卫城墙与清真寺。此时的廷巴克图在曼丁哥帝国的统治下已成为重要的文化中心。城市结构的基本布局就是在那时确定了下来。在1493年至1591年时期,是西非的文化和宗教中心,她与开罗、巴格达和大马士革齐名,是当时著名的伊斯兰学术研究地之一。
这里的建筑充分体现了伊斯兰建筑风格和阿拉伯建筑风格的完美结合,其中最有名的当属穆萨清真寺了。
公元16世纪末期,被摩洛哥人侵占,城市遭破坏,开始走向衰落。法国殖民者于1893年占领此地后,廷巴克图从此一蹶不振。
16世纪由班迪亚拉基拉修复的廷巴克图三大清真寺是在阿士基亚王朝末期,她作为首府达到黄金时代的见证。廷巴克图清真寺向世人演绎了传统的建筑艺术。
今天的廷巴克图是马里北部的一座重要城市,显而易见,是在马里独立后而得到建设和发展的。
现有规模
因廷巴克图地处水陆要冲,是撒哈拉沙漠通道和尼日尔河的联结点,迄今市区仍有众多古老市场,充分显示了这座城市在商业方面占有的重要地位。可以说,廷巴克图之所以闻名于世,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它在西非商业上的特殊贡献。
虽然廷巴克图现在只有一万余人,但是,极盛时期曾达到四万余人;城市除几条新建的马路外,建筑形式和布局基本上保持着15世纪的原貌。
虽早在16世纪廷巴克图就已具城市规模,但现今的规划布局应追溯到19世纪。
廷巴克图附近农副产品丰富,是阿拉伯树胶、柯拉果、畜产品的集散地和食用盐的中转站。
现今为重要的贸易和集散中心,所以,人们又称它为“撒哈拉明珠”。
(文章来源:走进非洲公众号 图片来源:百度)
此文章为转载内容,仅供学习借鉴。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