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中建印记】“非洲屋脊”上的璀璨明珠

来源:本站 发布:2023-04-10 点击:436


  在“非洲屋脊”埃塞俄比亚高原上,亚的斯亚贝巴的天际线不再只有群山,一组雄伟的环形建筑群拔地而起,由中国建筑承建的非洲联盟会议中心项目巍然屹立,寄托着非洲各国对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景。

非盟会议中心项目内景

翘首以待

非盟盼望有个“议事厅”

  非盟成立于2002年7月,前身是成立于1963年的非洲统一组织,现已有55个非洲会员国,是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等为一体的全洲性实体。自成立以来,非盟积极推动各成员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外资和争取援助,促进非洲大陆经济一体化,推动非洲以更为积极主动的方式融入全球化进程。

  非盟首脑会议是非盟最高权力机构,每年都会举行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级会议。但在非盟会议中心建成之前,非盟总部最大的一个会议室也仅有不足500个座位。非盟每次召开峰会,不得不借用可容纳800人的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的会议中心应急。即便这样,在新闻记者的镜头中,会议现场依然显得十分拥挤。非盟一直渴望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现代化、综合性大型会议中心,结束借用其他地方召开首脑会议的历史。

  2006年11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各国领导人共商推动中非关系发展、促进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大计。援建非盟会议中心是中国领导人在峰会上宣布的推动中非关系发展的八项政策措施之一,受到非盟各成员国和人民的高度重视,引起国际社会普遍关注。中国将无偿援建非盟会议中心,支持非洲国家联合自强和一体化进程。

  匠心打造

  刷新亚的斯亚贝巴天际线

  非盟会议中心项目是中国政府继坦赞铁路后对非洲最大的援建项目,也是55个会员国元首峰会永久会址,被誉为中非传统友谊和新时期合作的里程碑。

  项目位于埃塞俄比亚的政治、经济中心亚的斯亚贝巴市,总占地面积约1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办公楼高99.9米,地下1层,地上20层,会议中心包括大会议厅、VIP会议室、多功能厅、紧急医疗中心、数字图书馆等,功能齐全、造型独特、高低错落。高耸的主楼直插云霄,大会议厅宛若熠熠闪光的明珠,设计时尚,整座建筑以“中国与非洲携手共促非洲大陆腾飞”为主题,象征着非洲团结和中非人民的友谊。

  非洲联盟会议中心项目于2009年2月开工,2011年12月竣工。项目作为当地的地标性建筑,在亚的斯亚贝巴有其独特的重要性,与城市中心的其他高层建筑物遥遥呼应,虽然亚的斯亚贝巴的大街小巷很多还没有名字,但百姓们已开始习惯用它来辨别方向。

  美美与共

  承载情谊与祝愿

非盟会议中心门厅艺术墙雕塑作品《升腾》

  非盟会议中心项目设计匠心独具,谱写了文化交融、天下大同的和谐乐章。

  项目整个建筑群呈U字形结构,寓意用双手共同托起非洲未来。建筑围绕同心放射开来,寓意非洲各国的团结与非盟的辐射力。主楼建筑高度为99.9米,象征着1999年9月9日的“非洲联盟日”。主楼竖向线条自下而上一气呵成,象征非洲的崛起。建设非盟会议中心对促进非盟更好发挥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寄托了中国人民对非洲发展的美好祝福。

  在建设过程中,中国建筑采用了很多先进的建筑技术与材料,体现了环保节能的建筑理念。为了实现大会议厅椭球结构的精致与轻灵,以及环形中庭的张力与技术感,建筑采用了钢结构。有高度变化和韵律感的曲线钢梁,形成阶梯形采光窗,使得整个环形大厅不需要人工照明与空调。除了少数会议厅,包括主楼办公楼在内的公共空间里都不设空调,也不需要人工采光,对自然风与自然光的利用令整幢大楼能耗极低。

  亚的斯亚贝巴雨季的降雨量非常大,有时还夹带冰雹,椭球与环形中庭的屋面幕墙防水经受了严峻考验,完全达到了设计要求。设计团队在一开始就对非洲的文化背景、非盟的角色和作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了解非洲民众对建筑形式和色彩的审美偏好。结合对建筑功能与总体关系的进一步理解,对建筑形态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调整和优化。

  在建筑内部,会议中心门厅艺术墙引人注目。这幅名为《升腾》的雕塑作品专为非盟而作,主题表现崛起的非洲精神,象征初升的太阳升腾在富饶沃土之上;金属非盟标志象征团结、和平、进步;火焰状光环、羽毛状的升腾象征希望,象征着发展和无限的生命力。以艺术墙为背景的会议中心门厅深受各国领导人喜爱,成为他们会后合影留念的最佳选择地。

  担当使命

  助力共同繁荣发展

非盟会议中心项目外景

  项目完工交付后,中国技术援助组继续留下来,提供技术支持,帮助当地培养技术人员,保障会议中心设施设备正常运行,保障各项重要会议顺利召开。在技术人员的努力下,会议中心已顺利举办12届非盟峰会,成为非盟一系列重要会议召开及重大决议诞生的重要见证者。

  中国建筑一直保持开放心态,有针对性地开展员工专业技能培训,帮助员工实现自我价值。项目中一半为埃塞工程师,一半为中国援外专家,秉持“一带一路”倡议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中埃技术人员共用现代科技成果,中国师傅一对一传帮带属地徒弟,手把手传授现代技术,确保属地工程师可自主完成技术支持。截至目前,共为埃塞俄比亚培训了300多名专业技术工程师,带动就业3000余人。

  助理工程师奥力嘎就是本地技术组的一员。起初,面对复杂的电气问题,他一次次打起了退堂鼓。在技术组的鼓励和引导下,他一面努力学习电气知识,一面努力学习中国师傅的技术经验,最终成了非盟会议中心的电气专家。

  好几次深夜,因为市政供电不稳,非盟会议中心强电系统出了故障。为了保证第二天的会议正常进行,住在附近的奥力嘎总会第一时间抵达现场,与中国技术专家一道排除故障、解决问题。经历了无数次大型会议保障工作后,他的技术水平已显著提升。

  技术组把每一次大型会议都当作一次现场实战教学,手把手地传授技术。在没有会议的时间里,技术组也会培训当地一线操作员和维修工,让当地人能够尽早独立承担大型会议的保障工作。一名当地操作员说:“为了与我们沟通,加快我们的学习进度,工程师们专门学习了我们的语言。这几年,我掌握的技术越来越多,工程师们会说的词汇也越来越多。”

  如今,在会议代表步入会场之前,各会议厅的同声传译指示灯已经点亮,电梯在等候指示,会场大屏幕已显示图像,网络和通讯信号满格,安保系统全面启动。在双方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会议中心像一部自动化机器一样开始运转。

  非盟会议中心这颗“璀璨明珠”承载着中国对非洲的深厚友谊和对非洲联合自强的坚定支持,在“非洲屋脊”上熠熠生辉。未来,中国建筑将继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为促进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持续贡献中建力量。 (中建八局供稿)

来源:中国建筑官网    类型:转载

附件:


公众号二维码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官方网站:www.cagatime.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秀水街1号建国门外外交公寓2-2-71室
电话:85326771
邮箱:cagatime@163.com
备案号:京ICP备17048692号-1

微信公众号:中非总商会

中国非洲总商会
Keywords: 中国非洲总商会 中国非洲总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