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女孩嫁给河南农民,生俩娃,种30亩花椒助夫致富

来源:本站 发布:2023-08-21 点击:262

2015年,河南孟津杨庄村,李雪云正在等着她的儿子谢晓伟回来。

这一年的谢晓伟38岁,他在乌干达打工两年,回来却给了母亲一个天大的惊喜,他带回来了一个“洋媳妇”,足足小他18岁的娜布力亚。

俗话说“外来媳妇本地郎”,但是这个外来,至少也要会说普通话、河南话,婆媳之间交流起来才没有障碍。



时间能化解一切,李雪云不知道的是,在往后的岁月里,她们相处和睦,而且娜布力亚还在杨庄种上了30多亩花椒,令谢晓伟一家脱贫致富。

一、

虽然谢晓伟和娜布力亚之间相差18岁,但是他们的爱情故事,却在2018年被评为“十大爱情故事”。

2013年,谢晓伟所在的浙江公司,中标了乌干达的机场高速公路项目,他也就因此跟着公司,到了乌干达打工。

谢晓伟是钻工,每天都在工地里挥汗如雨,根本就没有闲心顾忌其他。但是在工地,有后勤保证人员,大部分是当地的女子担任这一工作,年满18岁的娜布力亚,恰恰在这时,也到了工地打工。



也是在这般姻缘巧合之下,娜布力亚看上了谢晓伟,通过平日里的接触,她发现谢晓伟务实,是个大龄好男人。

通过一年半载的接触,他们俩私下里会见面,但是语言不通,就用肢体动作来表达。

到了2014年,在娜布力亚生日那一天,她主动追求谢晓伟,送给谢晓伟一支玫瑰花,来表达自己的爱意。

就算如此,谢晓伟也不敢接受,一来这是异国,二来,娜布力亚的父母的态度是什么的?认不认可他这个“外来女婿”?

没想到娜布力亚的母亲,丝毫不在乎谢晓伟的年纪,反而很支持女儿,说:“只要女儿幸福就好。”



有了准岳母的保证,谢晓伟跟娜布力亚谈起了恋爱,并且在2014年,在没有告诉母亲李雪云的情况,在乌干达办起了盛大的婚礼。

语言不通,并不是爱情的障碍,勇敢才是。

婚后的生活总是幸福的,一年后,娜布力亚生下了一个男孩,同时也是在这一年,工程接近了尾声,谢晓伟面临着一个选择,是回国?还是留在乌干达?

毫不犹豫,谢晓伟就选择了回国发展,因为在杨庄,只有母亲孤身一人在家。夫唱妇随,娜布力亚也跟着谢晓伟,回到了河南,至于娘家,平日里只能靠电话来联系。



当谢晓伟带着娜布力亚回到了老家时,在村子里引起了不少轰动,他不仅仅领回来一个洋媳妇,还带回来一个儿子。

最近几年好像有这么一种想法,穷乡僻壤的大龄剩男,往往很难娶到媳妇,反观谢晓伟,却在异国他乡邂逅花季少女,情定异邦共结秦晋之好。

不过,真正来到异国他乡的,是娜布力亚,她要重新适应一个新环境,适应华夏饮食,还要适应乌干达没有的鹅毛大雪和羽绒服。

二、

真正的愁的人是李雪云。她不会说英语,更加不知道媳妇的饮食习惯是怎么的,在前期,解决这两个难题的方法,是谢晓伟在中间当传话人,而饮食,自然是婆婆做什么,媳妇就吃什么。

但摆放在娜布力亚眼前的难题,是语言。因为谢晓伟的英语水平,也是半斤八两,有时候还要靠词典,才能知道娜布力亚说什么。

这不是长久之计,最好的办法是入乡随俗。为了教会娜布力亚说会中国话,谢晓伟买来了孩子用的绘本,从基本的日常语言教起,有时候吃水果,谢晓伟也会一遍一遍念着。



不仅如此,谢晓伟还买来学生时代用的英汉词典,有时间两人就聚在一起学习,李雪云则带着孩子,在旁边看着他们如同新婚夫妇一般。

时间一长,娜布力亚掌握了基本的语言,有时候还会抱着孩子出门,跟邻居们唠嗑,有些时候,她还会对谢晓伟说“我想你”。

而在饮食方面,娜布力亚则被婆婆的手艺所折服了,她最喜欢吃李雪云做的面条,炸的鸡腿。

但是谢晓伟考虑到,为了让娜布力亚真正在这里扎根,她就要学会一些生存技能,比如做饭,比如种田。



在做饭这件事上,有李雪云带着,她教会了娜布力亚擀面、和馅、包饺子。

起初,李雪云还担心跟洋媳妇相处起来,会有很多变扭,但是时间的沉淀足够看见人心,勤劳愿学的娜布力亚,李雪云是万般喜欢。

同时李雪云对娜布力亚也极好,考虑到乌干达一年四季没有冬天,到了冬天,媳妇肯定受不了。

所以她交代谢晓伟,去买一台空调,就装在他们的屋子里,在冬天有暖气。在婆婆的照顾下,娜布力亚也第一次穿上了羽绒服。

三、

杨庄素有“九沟十岭四面坡”之称,开荒要爬坡,要下岭,一锄头下去,就是几块姜疙瘩,很少有人愿意留在家乡种地,大部分都是外出务工。



不过杨庄却有地理的优势,适合种植花椒,也有不少农户,因为种花椒发家致富,在娜布力亚到来之前,就有很成熟的花椒田。

按照谢晓伟给媳妇设计的“扎根之路”,学会种田是必不可少的,不过这些农作物,娜布力亚还是第一次见到,她还年轻,学习能力很强,抱着儿子站在花椒田,勤看多学,很快就知道里面的道道。

不仅如此,谢晓伟也是个务农好手,他亲自带着娜布力亚,到花椒田里,从锄、耙子讲起,再到剪裁枝叶,以及到最后的采摘。

经过两年的学习,娜布力亚掌握了这一技能。可对于庄稼人来说,学会这技能很容易,难的是,日复一日在田里劳作,又有多少人能坚持下来?



谢晓伟回家后,平日里就在家乡附近打工,一个月的工资三千多,为了脱贫,在2017年,他跟娜布力亚商量,决定将家里的30多亩山地重新修整一番,全部种植花椒苗。

想法很美好,现实很骨感。说是山地,其实是一片荒山,多年没有种植,花费的精力更多。

但是娜布力亚却能吃下这份苦,不怕苦累,经常一个人就上山了。换句话说,如果没有娜布力亚的这份精神,或许脱贫致富,还要等上几个年头。

而谢晓伟在工作不忙的时候,也和媳妇一起上山,两人通过一年的努力,边整地边栽树,这才有了30多亩的花椒园。

先苦,才有回甘。瓜熟落地总需要一些时间。2018年,娜布力亚生下二胎,但是婆婆的腿脚使不上力,没有办法带孙子,可她保证后勤供应,让儿子儿媳在脱贫致富的路上安心冲锋陷阱。



2019年,花椒第一年挂果,娜布力亚有时间就到花椒园里采摘花椒,她的动作已经很熟练,并且还能根据市场的需要,知道红的、大颗的好卖,小的不好卖。

通过种植花椒,娜布力亚知道花椒值钱,心里总想着扩大产值,可只有他们夫妻俩看管花椒园,人手不够,不敢盲目扩张。

这片花椒园,一年下来,能带给娜布力亚的,是6万多的收入,加上谢晓伟的勤奋,一年下来年收入在10万左右,顺利脱贫致富。

娜布力亚来到杨庄的四年多,不仅适应了河南的气候、生活,还靠着自己的努力,跟着丈夫一起,把这个小家经营好。



2020年,洛阳孟津在妇女节,还举办了“好婆婆、好媳妇、脱贫示范户”的颁奖活动,26岁的娜布力亚作为杨庄仅有的“好媳妇”上台领奖。

娜布力亚拿到了这个奖,也就真正意味着,她融入了杨庄的生活,从5年前的“白丁”、“门外汉”,成为了一个务农能手,也真正的,在杨庄这个地方,扎根了下去



来源:韩玥故事集       类型:转载

附件:


公众号二维码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官方网站:www.cagatime.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秀水街1号建国门外外交公寓2-2-71室
电话:85326771
邮箱:cagatime@163.com
备案号:京ICP备17048692号-1

微信公众号:中非总商会

中国非洲总商会
Keywords: 中国非洲总商会 中国非洲总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