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鸣:非洲多国货币剧烈贬值,破局点在哪?
来源:本站 发布:2024-07-23 点击:274
近年来,非洲多国货币“跌跌不休”:2022年1月至今年3月,非洲最大经济体尼日利亚的货币奈拉兑美元下跌了74%;第二大经济体埃及的货币埃及镑兑美元也已从2015年的约8∶1跌至50∶1,黑市更是一度达70∶1。今年的情况虽略有好转,但总体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只有肯尼亚、赞比亚等少数国家的货币脱离了贬值区,尼日利亚、刚果(金)等区域大国的货币依然处于贬值的下行通道。
非洲多国货币疲软的主要原因,在于其经济体系内部的长期性、结构性问题。总体上,绝大多数非洲国家的经济和出口结构较为单一,出口创汇的品类过于集中,且多是低附加值的农产品和矿产品,而进口的大多是高附加值的工业产品,二者间的“剪刀差”让这些非洲国家长期处于贸易赤字的状态,国家外汇储备普遍不足。因此,非洲国家的“抵抗力”较低,国际市场的风吹草动很容易对非洲经济和金融市场产生巨大的连带影响,进而导致其汇市大幅度波动。正如肯尼亚前总理奥廷加曾比喻的,“人们说美国打个喷嚏,欧洲就感冒,亚洲就得肺炎,而非洲的肺结核就更严重了。”
而次要原因是当前非洲与国际环境面临的一系列挑战,典型之一就是当前美国政府的金融政策。在美联储迟迟不降息造成的强美元环境下,一些国家即便国内经济基本面表现良好,依然会受到汇率的挑战。此外,非洲部分国家的“人祸”也对货币汇率走低起消极作用。在去年苏丹武装冲突爆发之前,苏丹货币苏丹镑对美元汇率约为560∶1;7月10日,苏丹镑对美元汇率再创历史新低,当地换汇市场1美元已可兑换2100苏丹镑。
非洲货币的持续疲软,无疑对自己和与其经贸关系密切的国家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首先,货币的贬值严重降低了大部分民众的生活质量。大多数非洲民众缺少外汇、硬通货的财产组合,无法有效对冲本国货币过度贬值的影响,只能用本币直面物价飞涨、财富缩水的严峻考验。少部分人则利用官方市场和黑市的汇率差大发横财,国内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剧。其次,非洲货币频繁贬值会让美元等外汇短缺进一步加剧,而政府的外汇管控等措施也影响了外资的信心。如制药企业葛兰素史克和赛诺菲去年相继停止了在尼日利亚的部分业务。最后,非洲货币抗风险能力较低、波动大的特点,往往迫使中国等贸易伙伴不得不以美元等货币结算,而这会加剧非洲国家外汇匮乏导致的外贸结算回款难、回款慢问题。虽然近年来有人提出开展“易货贸易”的设想,但从各方面条件看,该方案尚不具备大规模推广的可行性。
但就像中医治病治本,作为非洲的最大贸易伙伴,多年来中国同非洲的合作也在“调理”非洲的“身子”。非洲货币异常贬值的根本原因在于本土经济基础孱弱。因此,“固本培元”才是非洲发展的关键。中方与非洲国家的合作模式好比“对症下药”,例如,中方持续给予非洲对华出口优惠,助其缩小贸易赤字,增加外汇储备;同时,中方援建、投资了大量发电站、铁路等基础设施,减少非洲各国在电力进口、运输上消耗宝贵的外汇;此外,中方还针对非洲各国的产业情况和就业需求开设了各种培训项目,为当地培养专业人才,实现产业升级。今年非洲各国货币贬值放缓,一定程度上也与中国在当地“标本兼治”的合作有关。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非洲货币近年来的疲软既有远因也有近忧。虽然中非的合作共赢已给这一难题开了付“良方”,但仅靠中国和非洲自身的力量还是不够的。若全球南方国家能携手共进,共同应对国际上的动荡形势,开展互利共赢的经贸合作,必然能与非洲国家一道,获得持久的繁荣。(作者是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地区合作室主任、南非约翰内斯堡大学非洲中国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
来源:环球时报 类型:转载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