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丝路故事,助力中国文化走出去
来源:本站 发布:2021-02-26 点击:560
摘要:大唐西市集团在古丝绸之路起点唐代长安城西市遗址上,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建起文化产业集群,形成“以商养文、以文促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双轮驱动、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为复兴丝绸之路发挥民间交流与合作纽带作用。
一、企业概况
大唐西市集团是以文化产业、文博事业和金融投资为主导的大型现代化企业集团。三十多年来,集团深度挖掘、整合历史文化资源,传承历史文化,在保护隋唐丝路起点——西市遗址的基础上,成功打造了以隋唐文化、丝路文化为主题的大唐西市文商旅综合园区,在全国率先创新出“以商养文、以文促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双轮驱动、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成为我国民间资本传承弘扬丝路文化、保护国家历史遗址、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的首例和范例,为复兴丝绸之路发挥民间交流与合作纽带作用,成为助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排头兵。
二、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经验做法
(一)创办全国唯一的非国有“国家一级博物馆”
自2001年开始进行西市遗址的保护以来,大唐西市集团投资近十亿元在西市原址上建起了一座占地20亩、建筑面积达3.5万平方米的大唐西市博物馆,保护了目前唯一反映盛唐商业文化的西市遗址,成为我国民间资本保护国家历史文化遗址的首例和典范。近年来,大唐西市博物馆创新文化“请进来、走出去”模式,举办了《丝绸之路古代货币展》等70余个国内外大型展览;研究编撰了《历史上的大唐西市》《西市宝典》等10余部丝绸之路与唐文化研究丛书和专业论著;倡导发起成立了由丝路沿线19个国家的69家博物馆组成的“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友好联盟”;连续举办五届“全国民办博物馆藏品博览会暨民办博物馆发展西安论坛”。
(二)打造集中反映丝路文化和异域风情的丝绸之路风情街
丝绸之路是大唐西市的核心文化资源之一。十年前,大唐西市开始规划建设丝绸之路风情街。浓缩了中国、日本、韩国、印度、土耳其、意大利等22个丝路沿线国家的特色商品、特色餐饮、特色演艺和特色建筑,原汁原味地展现丝路文明和异域风情,使游客不出国门实现“一个小时穿越丝绸之路”。每个月举办的丝路国家主题文化周活动,鲜活、丰富地展示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特色文化和商贸旅游的新发展,形成了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受到丝路沿线各国和当地市民的欢迎,成为助力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推手。
(三)助力中国文化“走出去”,形成丝路文化国际品牌
先后策划举办了“丝绸之路国际文化周”“丝绸之路商旅文化博览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届丝绸之路网路平台国际会议”“‘一带一路’人文交流新模式研讨会”“丝绸之路国际时装周”等80余场与丝绸之路有关的大型国际活动;策划实施了“彩绘丝路——中国当代著名美术家丝绸之路万里行”活动,开启了“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国际民间文化交流模式,成为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创新之举;策划举办的“一条丝路两城歌”主题文化演艺活动,让意大利歌剧、西班牙弗拉明戈舞和陕西秦腔首次实现同台献演,在丝路起点演绎了“东长安、西罗马”“东长安、西马德里”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同台戏”,实现了不同国家地区和人民的精神互通,以文化交流推动了“民心相通”,在丝路沿线国家引起了热烈反响。
(四)讲好丝路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争当“一带一路”超级联络人
为助推丝绸之路的商贸繁荣和文化复兴,大唐西市集团发起成立了以丝路各国国家级商协会为主体的国际商协会联盟组织——丝绸之路国际总商会。目前总商会已拥有81个国家的153个国家级团体会员,共享千万企业会员,广泛覆盖亚洲、欧洲、非洲、拉美、大洋洲等各大洲,搭建了“一带一路”国际经贸合作与人文交流新平台,成为国际工商界合作发展的超级联络人。总商会已连续成功举办3届丝绸之路工商领导人峰会,汇集丝路各国政要使节、工商领袖和专家学者,交流思想、凝聚共识、推动合作;发表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的西安共识》等5个重要成果文件,签署了200余份经贸和文化交流协议,组织代表团赴40余个国家开展商贸、人文交流活动,联合举办了近20项国际会议,推动了近百次商协会之间的交流互访。总商会发起成立了丝绸之路友好城市协作体,目前已有22个国家的58个城市加入,去年在湖南张家界举办了首届丝绸之路友好城市协作体圆桌会议。
三、主要体会
(一)“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任何一种愿景的实现、一种伟业的开展,都需要参与各方在情感上相敬相亲,在思想上共振共鸣,在心灵上互融互通。“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充分证明了民间组织是连接政府与社会的重要桥梁,是联系民众、反映民意的重要渠道,是推动民心相通的重要力量。
(二)企业是国民经济的载体,掌握着巨大的生产要素资源,推动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由企业会员共同构建的商协会组织,在国际经济、政治领域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政府和企业之间联系的纽带,是企业与企业之间合作的桥梁,是促进商贸、文化发展繁荣的助推器和润滑剂,也是民间外交的重要使者。因此,通过国际商协会组织可以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促进商贸往来和人文交流,形成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三)由中国民间力量推动成立并主导的国际商协会等非政府组织,能够更好地主动配合国家总体外交,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以民间语言、民间方式、民间平台开展对外交往,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贡献力量。如,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能起到助推项目落地生根、实现企业抱团出海、集体抵御与合理规避政策、法律等风险的作用;能充分利用其商业资讯的共享平台和知识储备库,增进各国企业间的了解、沟通与互信,为企业开展决策与合作提供智力支撑;能在配合国家总体外交、与沿线国家加强战略对接与务实合作、参与制定国际经贸规则、促进世界经济复苏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 来源:全国工商联 | 整理:中国非洲总商会秘书处
一、企业概况
大唐西市集团是以文化产业、文博事业和金融投资为主导的大型现代化企业集团。三十多年来,集团深度挖掘、整合历史文化资源,传承历史文化,在保护隋唐丝路起点——西市遗址的基础上,成功打造了以隋唐文化、丝路文化为主题的大唐西市文商旅综合园区,在全国率先创新出“以商养文、以文促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双轮驱动、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成为我国民间资本传承弘扬丝路文化、保护国家历史遗址、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的首例和范例,为复兴丝绸之路发挥民间交流与合作纽带作用,成为助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排头兵。
二、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经验做法
(一)创办全国唯一的非国有“国家一级博物馆”
自2001年开始进行西市遗址的保护以来,大唐西市集团投资近十亿元在西市原址上建起了一座占地20亩、建筑面积达3.5万平方米的大唐西市博物馆,保护了目前唯一反映盛唐商业文化的西市遗址,成为我国民间资本保护国家历史文化遗址的首例和典范。近年来,大唐西市博物馆创新文化“请进来、走出去”模式,举办了《丝绸之路古代货币展》等70余个国内外大型展览;研究编撰了《历史上的大唐西市》《西市宝典》等10余部丝绸之路与唐文化研究丛书和专业论著;倡导发起成立了由丝路沿线19个国家的69家博物馆组成的“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友好联盟”;连续举办五届“全国民办博物馆藏品博览会暨民办博物馆发展西安论坛”。
(二)打造集中反映丝路文化和异域风情的丝绸之路风情街
丝绸之路是大唐西市的核心文化资源之一。十年前,大唐西市开始规划建设丝绸之路风情街。浓缩了中国、日本、韩国、印度、土耳其、意大利等22个丝路沿线国家的特色商品、特色餐饮、特色演艺和特色建筑,原汁原味地展现丝路文明和异域风情,使游客不出国门实现“一个小时穿越丝绸之路”。每个月举办的丝路国家主题文化周活动,鲜活、丰富地展示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特色文化和商贸旅游的新发展,形成了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受到丝路沿线各国和当地市民的欢迎,成为助力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推手。
(三)助力中国文化“走出去”,形成丝路文化国际品牌
先后策划举办了“丝绸之路国际文化周”“丝绸之路商旅文化博览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届丝绸之路网路平台国际会议”“‘一带一路’人文交流新模式研讨会”“丝绸之路国际时装周”等80余场与丝绸之路有关的大型国际活动;策划实施了“彩绘丝路——中国当代著名美术家丝绸之路万里行”活动,开启了“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国际民间文化交流模式,成为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创新之举;策划举办的“一条丝路两城歌”主题文化演艺活动,让意大利歌剧、西班牙弗拉明戈舞和陕西秦腔首次实现同台献演,在丝路起点演绎了“东长安、西罗马”“东长安、西马德里”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同台戏”,实现了不同国家地区和人民的精神互通,以文化交流推动了“民心相通”,在丝路沿线国家引起了热烈反响。
(四)讲好丝路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争当“一带一路”超级联络人
为助推丝绸之路的商贸繁荣和文化复兴,大唐西市集团发起成立了以丝路各国国家级商协会为主体的国际商协会联盟组织——丝绸之路国际总商会。目前总商会已拥有81个国家的153个国家级团体会员,共享千万企业会员,广泛覆盖亚洲、欧洲、非洲、拉美、大洋洲等各大洲,搭建了“一带一路”国际经贸合作与人文交流新平台,成为国际工商界合作发展的超级联络人。总商会已连续成功举办3届丝绸之路工商领导人峰会,汇集丝路各国政要使节、工商领袖和专家学者,交流思想、凝聚共识、推动合作;发表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的西安共识》等5个重要成果文件,签署了200余份经贸和文化交流协议,组织代表团赴40余个国家开展商贸、人文交流活动,联合举办了近20项国际会议,推动了近百次商协会之间的交流互访。总商会发起成立了丝绸之路友好城市协作体,目前已有22个国家的58个城市加入,去年在湖南张家界举办了首届丝绸之路友好城市协作体圆桌会议。
三、主要体会
(一)“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任何一种愿景的实现、一种伟业的开展,都需要参与各方在情感上相敬相亲,在思想上共振共鸣,在心灵上互融互通。“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充分证明了民间组织是连接政府与社会的重要桥梁,是联系民众、反映民意的重要渠道,是推动民心相通的重要力量。
(二)企业是国民经济的载体,掌握着巨大的生产要素资源,推动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由企业会员共同构建的商协会组织,在国际经济、政治领域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政府和企业之间联系的纽带,是企业与企业之间合作的桥梁,是促进商贸、文化发展繁荣的助推器和润滑剂,也是民间外交的重要使者。因此,通过国际商协会组织可以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促进商贸往来和人文交流,形成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三)由中国民间力量推动成立并主导的国际商协会等非政府组织,能够更好地主动配合国家总体外交,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以民间语言、民间方式、民间平台开展对外交往,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贡献力量。如,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能起到助推项目落地生根、实现企业抱团出海、集体抵御与合理规避政策、法律等风险的作用;能充分利用其商业资讯的共享平台和知识储备库,增进各国企业间的了解、沟通与互信,为企业开展决策与合作提供智力支撑;能在配合国家总体外交、与沿线国家加强战略对接与务实合作、参与制定国际经贸规则、促进世界经济复苏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 来源:全国工商联 | 整理:中国非洲总商会秘书处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