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副总理刘鹤近日在乌镇互联网大会开幕式致辞中表示,科技发展为人类带来了发展新机遇,但是科技向善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的内在需求。坚持科技伦理,打击网络不法行为,合理界定数字资产权益,克服“鲍莫尔病”和“数字鸿沟”,实现包容性增长非常重要。
乌镇互联网大会
美国经济学家鲍莫尔在1967年的一个两部门增长模型中给出了一个佯谬式结论。在一个非平衡增长模型当中,技术进步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而服务业这样的技术停滞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维持不变。假定技术条件不变、劳动为稀缺性资源、人们对停滞部门的产品需求价格无弹性,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进步部门的单位产品成本逐渐下降,停滞部门的单位产品成本将不断上升。如果社会偏好对停滞部门产品的需求无价格弹性,那么停滞部门不断上升的单位劳动产品成本,将会吸引更多的进步部门的劳动力涌入停滞部门。停滞部门将会吸引更多的劳动力,而技术进步部门将会不断萎缩,市场份额为零,这是鲍莫尔的佯谬式悖论,被称为“鲍莫尔成本病”或“鲍莫尔增长病”,与经济增长中的“荷兰病”齐名。
“鲍莫尔悖论”提出后,经济学家不断在世界范围内寻求数据验证其论断。结果发现,不仅是美国、欧洲,甚至中国在某些产业的观察上,都出现了鲍莫尔式的佯谬。比如,15年前,我国制造业份额在经济当中的占比在很多地区达到50%-70%。但是,最近5年至7年,我国发达地区的制造业份额快速降低,而服务业份额不断升高。2015年以后,我国服务业的份额超出制造业份额并快速增长,验证着“鲍莫尔悖论”的预见性。
“鲍莫尔悖论”有一个强假设,就是人们必须对停滞部门产品的需求价格无弹性,这在现实中很难观测到。比如,一百年前音乐家创作的室内四重奏,到今天仍然需要四个人才能演奏;一百年前的一门微积分课程,到今天仍然要一个大学教授花很长时间备课。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对服务的需求大大变化了。护士的服务,理发师的服务,都因为电热水炉、电动理发剪刀以及电子技术的出现而获得劳动效率的提高。
随着数字技术支持下联网共享算法系统,以及通用数字区块链技术支持下的商业根服务器等,对数字流量的解析和辨识出现穿透节点机器,直接对电磁流量进行确权和价值授权的趋势,整个经济出现了类似于人脑一样的“中枢-外围”拓扑互动现象。新的经济将从设计、决策、生产、交易以及资源配置等方面,在一种“灵动”状态下的开源机制平台上实现。
释放技术进步变量,“鲍莫尔悖论”所说的劳动价格上升致使进步部门经济份额萎缩为零的推断属于强假设,是理论思考的参照出发点。其现实意义在于,数字技术支持下的联网共享经济,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改写着人类经济的生产、消费和社交方式。人类网络命运共同体的健康成长,包容性增长理念将是一个永久的话题,不能让任何一个人落下,应该是人类科技发展向善的永远目标。(作者是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